技术文章更多>>
- 荧光定量检测的检测周期是多久?
- 点击次数:195 更新时间:2025-06-02
- 荧光定量检测的周期因检测类型、样本复杂度、仪器效率及实验流程等因素差异较大,短则几十分钟,长则数小时甚至更长。以下是常见场景的检测周期分析:一、按检测场景分类1.实时荧光定量PCR(qPCR)应用场景:基因定量(如病毒载量、基因表达分析)、病原体检测(如新冠病毒)等。周期:样本制备:30分钟~2小时(核酸提取、纯化)。上机检测:40分钟~1.5小时(仪器运行,完成40~50个循环)。总周期:通常2~4小时(含前处理),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可缩短至1.5小时左右。2.荧光免疫定量检测应用场景:蛋白质定量(如肿瘤标志物、激素)、药物浓度监测等。周期:免疫反应:30分钟~2小时(抗原-抗体孵育,取决于反应温度和试剂盒设计)。荧光检测:5~10分钟(上机读取荧光信号)。总周期:1~3小时(手工操作流程较长,全自动设备可缩短至1小时内)。3.细胞荧光定量分析(如流式细胞术)应用场景:细胞计数、细胞表面标志物定量、细胞周期分析等。周期:样本染色:30分钟~1小时(荧光标记抗体孵育)。上机检测:5~30分钟(取决于细胞浓度和检测参数数量)。数据分析:10分钟~1小时(复杂分析需更久)。总周期:1~3小时。4.小分子荧光定量(如荧光探针法)应用场景:环境污染物(如重金属、农药残留)、食品添加剂检测等。周期:样本前处理:1~4小时(萃取、纯化等,视基质复杂度而定)。荧光检测:5~15分钟(直接测量或反应后测量)。总周期:2~5小时(复杂样本如土壤、血液需更长前处理时间)。二、影响检测周期的关键因素样本前处理复杂度简单样本(如血清、细胞裂解液):前处理时间短(30分钟~1小时)。复杂样本(如组织、粪便、环境样本):需均质化、去杂质、浓缩等步骤,可能耗时2小时以上。检测仪器自动化程度全自动设备:如集成样本制备-检测的荧光定量PCR仪,总周期可压缩至1.5小时内。手动/半自动化设备:需人工操作加样、孵育等步骤,周期延长至2~4小时。荧光反应动力学快速反应体系(如实时PCR):检测阶段仅需数十分钟。慢反应体系(如某些免疫荧光):需长时间孵育(如过夜),总周期可能超过12小时(但此类场景较少,多通过优化试剂缩短时间)。多指标同时检测单指标检测:周期较短(如单重qPCR)。多重检测(如同时测10种病原体):仪器运行时间增加,但前处理可同步进行,总周期延长约20%~50%。总结荧光定量检测的周期最短可控制在1小时内(如简单样本的快速免疫检测),复杂场景则需数小时。实际周期需结合具体实验设计、样本特性及设备性能综合判断,建议通过预实验优化流程或咨询仪器厂商获取针对性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