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更多>>
- 蛋白稳定性分析仪得到的曲线图我们该如何分析?
- 点击次数:231 更新时间:2025-08-19
- 蛋白稳定性分析仪要在把蛋白放在逐渐升温的环境里,实时看它什么时候开始“散架”。仪器会输出一条曲线,横轴是温度,纵轴是荧光信号或光散射强度。读图的人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,就能判断蛋白稳不稳。一、两种常见信号1.荧光信号:蛋白里有色氨酸。天然折叠时色氨酸被包在内部,荧光弱;温度升高后蛋白展开,色氨酸暴露,荧光迅速增强。2.光散射:蛋白一旦聚集,颗粒变大,光散射值突增。二、曲线长什么样1.荧光曲线像一条缓慢上升的斜线,在某个温度突然跳高,形成“S”形。2.光散射曲线先平后陡,像折线。两条曲线可叠加在同一张图里。三、关键温度1.Tm:荧光曲线中点对应的温度,表示一半蛋白已经展开。Tm越高,蛋白越稳定。2.Tagg:光散射开始陡升的温度,表示开始聚集。Tagg比Tm低,说明蛋白先聚后展开,不稳定。四、看图步骤1.先看Tm:在软件里点一下中点,读出数值。野生蛋白Tm=60℃,突变体Tm=52℃,说明突变后稳定性下降。2.再看Tagg:如果Tagg=55℃,Tm=60℃,两者差8℃,蛋白在展开前已开始聚集。3.看曲线形状:曲线陡峭,说明协同性好,一次全部展开;坡度平缓,说明存在中间状态,可能部分折叠。五、注意事项1.蛋白浓度要统一,常用0.1–0.5 mg/mL,浓度高会提前聚集。2.升温速率1℃/min常用,太快会低估Tm。3.缓冲液pH和盐浓度保持一致,否则对比无意义。4.每批样品测三次,Tm偏差在±0.5℃以内才可信。蛋白稳定性分析仪的曲线图就是一张“温度-信号”折线图。找到Tm和Tagg两个数字,再比较它们的高低和距离,就能快速判断蛋白是否稳定、配方是否有效。